表演专业:即兴考核比重加大 最短时间展现独特魅力
北电导演系录取比110:1,中戏表演系录取比接近78:1,而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淘汰率更是达到令人咋舌的98%。在艺考大军中,有些考生其实比较盲目,并不了解自己是否适合走这条路。为此,中戏和北电的老师提醒考生:选择艺考一定要理智冷静。
建议
在艺考准备和考试技巧方面,郝戎给出几点建议。
一、不要迷信春晚
考生不要盲目迷信春晚,把其中的一些桥段搬到考场上来。从历年的考试情况看,很多考生被春晚误导,认为表演就应该是那个样子。其实春晚只是一种特殊的风格感极强的演出形式,不符合现实主义及话剧演员的演出标准。每年考试都有考生模仿赵本山、潘长江等知名艺人的表演,“本来挺好看的小姑娘,上来就学宋丹丹扮演的没牙老太太说话”,这与我们考试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,还是原生态最好。
艺考生在进行小品排练
二、考生要有信念感
考生在选择桥段的时候,不要认为越难越好,越名著越好。郝戎解释说,“我们是在选苗子,不是看谁的表演造诣最高”。
有些外形很好的考生,内部素质不够也不行。比如说,在考试中考官可能会递给考生一个手机,并假设这是一枚手榴弹,有些考生马上做出反应,立即闪到一边,这就是演员需要具备的素质,要相信考官设定的情景,并能马上投入进去。
三、杂念太重不予录取
考生不要为了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,而想一些稀奇古怪的招数。郝戎印象最深的是有名考生刚进考场准备朗诵,突然倒地抽搐,急得考官赶紧把校医和120都请来了,结果考生爬起来没事儿人地说,“老师你看我演的像吗?”
还有的考生一进考场就开始脱衣服,脱到光膀子为止。郝戎强调说,像这种为了让考官记住,而采取各种招数的考生,历年来没一个被录取的。“这些孩子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考试内容上,而是绞尽脑汁想怎么取悦考官。这种杂念太重以致走火入魔的考生也不适合做演员”。